南宋王柏祠堂要拆除:老祠堂去留两难

         王氏祠堂年久失修,已成危房。

  金华秋滨街道王五元社区是一个城中村,共有近2000名村民,其中700多人姓王,自称是南宋著名学者王柏的后人。

  村里有一座王氏祠堂,虽然早已破败不堪、空空荡荡,但对王姓村民来说,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所,始终挂在心上。

  不久前,王五元社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,经过50多人投票,决定拆除祠堂,将这里变成绿地并添上健身设施。

  这下,王氏后人坐不住了。

  曾供奉着王柏祖孙三代的牌位,这样的祠堂在金华很少见

  现存的王氏祠堂是一个有些奇怪的建筑,由一间砖木结构的屋子和两间瓦房组合而成,王氏后人告诉记者,砖木结构的老屋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,瓦房则建于上世纪70年代。

  “日军侵华的时候,把祠堂的大厅和前厅都拆了,木头拿来烧柴,砖块运到2公里外的高坡上做了一个炮台。”50岁的王连根说,现在看到的砖木结构老屋,就是当年的后厅,而瓦房,则是在大厅和前厅的遗址上重建的。

  至于王氏祠堂究竟始建于何时,王氏后人也不清楚,只知道过去村里各种婚、丧、寿、喜,都在祠堂里举行。

  当时,祠堂里除了王柏的牌位,还有他父亲王瀚、爷爷王师愈的牌位——王瀚是宋代大儒吕祖谦的学生,王师愈则是朱熹的好友,官至中奉大夫、直焕章阁,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参谋。

  浙师大历史系硕士生导师龚剑锋多年来对王氏祠堂一直很推崇,“这个不仅是一个村子的祠堂,更是一个文化名人的祠堂。金华的祠堂很多,文保单位也不少,但这样供奉着三位儒学大家,又是直系后裔供奉的祠堂很少见。”

  出于安全和丰富社区生活的考虑,村民大会投票决定拆除祠堂

  在王五元社区还是王五元村的时候,这里住的大多都是王姓村民,但随着村子的发展和变迁,这里涌入了大量外来人口。

  渐渐,王氏祠堂被冷落,“那里已经破破烂烂,是危房了,我们的活动早不摆在那了。”王五元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文龙说。

  记者在现场看到,砖瓦已经遮不住祠堂的屋顶了,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重建的两个厅房里,墙上的斑驳印记也很明显,门边的角落甚至还有破洞。

  因为秋滨街道的企业不少,社区里住进了很多外地人,王文龙说:“这些外地来的小孩经常钻到祠堂里去玩,我们怕出危险,还把那几个洞用木板都挡住了。”

  出于安全和村子“社区化”的需要,社区一个月前提出拆除祠堂的方案,并召开了村民大会。

  王氏后人为保祠堂四处奔走,王选建议将其申报爱国主义基地

  拆除祠堂的决定一作出,村里许多王姓村民着急了。

  “祖宗的东西,怎么能说拆就拆了?”王连根想不通,一个多月来,他与部分王氏村民四处奔走。因为他们的努力,祠堂拆除工程暂时搁置,至今没有动工。

  为了从根本上保住祠堂,王连根等人请来了不少金华古建筑学者、专家,以及社会名人,希望大家出谋划策,这其中就包括“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”王选。

  “日本人都没有把它拆完,我们怎么能自己都拆光了。”对于拆除祠堂的决定,王选感到很不理解,“这里有被日军拆掉的大半个祠堂,不远的地方还有他们用祠堂砖块修建的炮台,这些都是日军侵华的证据,要是拆掉的话,证据就都没了。”

  王选建议:把祠堂变为爱国主义基地的一部分,保护下来。

  听了王选的话,王氏后人纷纷打开思路。45岁的村民王松溪告诉记者,祠堂边的大樟树有300年历史,日本人本想砍掉当柴烧,但因为树太大,没能得手;还有当年日军用祠堂的砖块搭建的“里高山”炮楼,现在也残存着50厘米高的石基……这些,都可以作为申报爱国主义基地的砝码。

  最新进展

  社区:仍将按村民大会决定拆除祠堂

  目前,王连根等人正在绞尽脑汁做“爱国教育基地”的方案。

  “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门负责的,我们准备相关的部门都跑一圈。”王连根说,要把这个基地的计划想得完善些,“既是老祖宗的东西,又能教育下一辈,这样多好啊。”

  但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文龙对王选的建议不置可否,并表示还是会拆除祠堂,“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通过在先,只能按当时的想法做。”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hangzhoushizx.com/hzshj/35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